瑞復青年學會捕魚的一方小天地
  • 1974年的台灣,是身心障礙服務荒蕪的年代,一群神職人員相信:「每個人的生命是上天所賜,無論其身體、智能和心理狀況為何,必受尊重。」故以Raphael天使(希伯來文,意為「天主治療」。音譯:瑞復)為名,成立了瑞復益智中心,希望透過「瑞復」的服務能「療癒」身心障礙者及其家人,並秉持有人的地方就有愛,有愛的地方就有希望,陪伴身心障礙者及其家人走希望的路。

  • 1985年由安平運河漁港邊遷至漁光島現址,是台灣第一所立案服務智能障礙者社福機構。40多年了,瑞復的孩子或小、或青壯,也跟著爸媽一起慢慢變老,慢、漫依舊;關於憨慢,我們真心疼惜,關於爛漫,他們全心純真~慢漫的孩子,也許學不會許多事,卻能做一些事。

  • 2011年,慢漫漁光的第一年。慢漫漁光的這些事,就是慢漫們透過學習,所學會的事。謹慎澆灌於馬口鐵罐的精油膏,撫平蚊蟲叮咬的焦躁。手眼協調捲製艾草條,免於蚊蟲叮咬。手抄紙的浣洗,因著日光暖暖而成為白雲朵朵寄送情意。熬煮養生的南棗核桃糕,讓祝福在舌尖綻放。花瓣獨藏於琉璃,磁心鐵定於鍾情的馬賽克押花磁鐵,都是瑞復青年經過反覆練習的代表作。

    在慢漫漁光,他們成為自己生命的漁夫,用愛點燃希望之光~